关于鼓的典故:黄帝杀夔以其皮制鼓
时间:2023-12-28 访问量:172

关于鼓的典故:黄帝杀夔以其皮制鼓

鼓之地位 众乐之指挥 内涵深远
  鼓是远古音乐的核心。古代乐舞开始先要击鼓,表现周武王伐纣的《大武》乐舞,就是在奏乐之前先击鼓,以此警戒众人而使众人先存敬意,此为“先鼓以警戒”。至今民乐和戏曲中都以鼓为指挥,这可说是自古流传的规范。杜明介绍说,鼓在音乐中标示节拍、统一节奏,使众乐器张驰有度、秩序井然,“鼓在音乐中可以表现欢快、沉重、号召等,起到烘托和色彩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乐器,它的功能是其他乐器不能替代的。 ”
  古往今来,“鼓”的用场宽泛,文化内涵更是深远:图腾崇拜时期以鼓为舞;庙堂祭祀、宫廷庆典都离不开鼓人掌教;更夫以鼓报更,军旅以鼓鼓舞士气;旧官衙大堂悬鼓,击堂鼓可以鸣冤;释、道教僧道道场,铙鼓伴作法事;酒令击鼓传花,戏曲鼓板领奏,农事击鼓插秧,围猎以鼓驱兽。鼓常常被编入成语、戏文和故事: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国名士祢衡“击鼓骂曹”,成为不容遗忘的历史人物;“张飞击鼓古城会”是兄弟情义相知,“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则是大展巾帼风范。
  鼓之伴奏 钟、磬、铃、锣都是伴鼓击乐
  人们往往误以为锣或铙钹就是伴乐的传统打击乐器。其实最初伴鼓的击乐并不是锣或铙钹。原始时代的“击石拊石”,即用石头的敲击,可能产生于“鼓”之前,后来在击石拊石的基础上产生了“石磬”,这些都可能是第一代伴鼓击乐,还有“缸”,即陶器,也属第一代伴鼓击乐范围,可统称作原始击乐。
  到了夏代,从陶寺龙山文化晚期墓葬中发现了称之为“铃”的铜质铸造器,这种“铃”是否为当时古代伴奏乐,虽不敢确定,起码了解夏代已有铸铜业。进入商代,钟与铙即成了伴鼓的击乐。钟在当时尚无定制,有挂着敲的、放置在木架上敲的,或握在手中敲的。这时的铙,也与现在的不同,其形制与钟相近。《周礼•地官》:“以金铙止鼓”。郑玄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实际是钟的演变,它们可算是第二代伴鼓击乐。春秋晚期,还出现了一种称作“錞于”的伴鼓击乐。《周礼•地官》:“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錞于也,圆如锥头,大上下小,乐作鸣之,与鼓相和”,它主要作军旅中号令士卒用。军旅中的铜制伴鼓击乐还有“镯”、“钲”、“铎”和“刁斗”。“镯”非手镯,“形如小钟”,“钲”,又名“丁宁”,也形如小钟,可执秉敲击,行军鸣之。“刁斗”,古代军中炊具,铜质、斗形有秉,白天用来烧饭,夜间伴鼓击以循更。“铎”形如铙、钲而有舌,是大铃的一种。这些都可作为第三代伴鼓击乐。
  今天的铜锣约出现在西汉初期,种类繁多。而“铙钹”又称铜盘或镲,据称出自我国云南,南北朝时期伴随天竺乐传入中原。杜明说,锣后来也被西洋乐广泛应用,是西洋乐中唯一的中国打击乐器。
常先蒙鼓 玄女托梦
  传说黄帝身边有个大臣,名叫常先,发明了很多狩猎工具。有一次,常先捕杀了一头野牛,把剥下的牛皮随手搭在一个木墩上。这个木墩是空的。时间一长,常先把此事忘了。野牛皮经过长时间暴晒后便收缩了,把空木墩裹得紧紧的,却被一个名叫贾齐的年轻人无意拍了一拍,谁知竟发出咚咚的响声。常先觉得这个东西有用,又选了一棵木质较好的空心树,做成圆形,把鹿皮和野羊皮蒙在两头,用一只手就可以拿动,又让仓颉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鼓”。哪知鹿皮和野羊皮都不结实,用劲一敲就打破了,只好改用野牛皮。然而,捕捉野牛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野牛是一种异常凶猛的动物。怎样才能搞到野牛皮呢?常先躺在一棵大树下,想了又想。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就在这时,玉帝派九天玄女给黄帝送《兵书》,路过这棵大树时发现常先在为蒙鼓没适合的皮子而发愁,她于是托梦给常先:说东海有个流波山,山里有种怪兽,形状如牛,却没有长角,只有一只足;身子大得出奇,一出现,海上不是刮风便是下雨。还有种雷兽,整天在海里无忧无虑,喜欢仰面躺卧,以爪击腹为乐,每拍一下肚皮,就响起一声巨雷。九天玄女说:“用夔牛皮蒙鼓,用雷兽的骨作为鼓槌,敲起来地动山摇,威力无穷。 ”
  常先醒来,忙把梦里的事告知黄帝。黄帝听罢,命应龙、大鸿派几个会水高手,入海擒杀夔牛和雷兽,然后按常先的设计,50天就蒙成夔牛大鼓800面,做成雷兽鼓槌160根。涿鹿大战开始,大鼓一齐擂动,蚩尤军队还未交战,就被鼓声震得人仰车翻,溃不成军。黄帝军队趁着鼓声总攻,一举把蚩尤消灭在涿鹿之野。蚩尤本来“铜头啖石”,且能“飞空走险”,但在夔牛鼓震声中,“九击止之,尤不能走,遂杀之”。
堂鼓跟“包公第二”到民间
  相传北宋崇宁年间,江西庐陵有一个名叫胡安道的人在朝廷做刑部官员。此人机智善谋,审案公正,铁面无私,赏罚分明,故有“包公第二”美称。徽宗皇帝龙颜大悦,将宫廷的一面铜鼓赐给了他。这铜鼓十分精致,重二十五斤,轻轻一击,声如琴瑟,猛一重击,声如洪钟。后来,胡安道年老还乡,全族人听到这个喜讯后,大礼迎接把铜鼓挂在宗祠里,顿时满堂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胡安道认为,这是一件宝物,“宝不露白”,不能随便挂在祠堂里,万一坏人盗去,岂不麻烦。大家一听,认为言之有理,就同意将这个铜鼓收藏起来,后来,邻村人见铜鼓被藏起来,就仿照铜鼓的样式做了一个牛皮鼓,形状一模一样,敲起来声音洪亮悦耳,于是就把它挂在祠堂里作为堂鼓。如遇急难之事,堂鼓一敲,全村的人都聚拢起来。后来慢慢演变,越用越广,逢年过节,婚丧庆典,擂鼓三通,气氛浓烈。舞龙灯,打狮灯,也擂鼓助兴,成为民间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一直沿用至今。
  链接
  木鱼也是打击乐器
  提到木鱼,人们自然想到和尚念经,其实木鱼也是打击乐器的一种。木鱼呈团鱼形,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 85厘米以上。“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 ”据此,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有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之意。因不入宫廷音乐,故历代正史不载。
  佛教中木鱼常用以伴奏“梵吹”(宗教歌曲),带有浓厚宗教色彩。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 ”明代以后流行于民间,用于说唱木鱼歌和昆曲伴奏。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剧场里所用的乐器中就有木鱼。如今,木鱼除在佛教、道教音乐使用外,还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乐队中。民族乐队中备有音高不同、数量不等的成套木鱼,常用于轻快活泼的乐曲中,有时可独奏简短的乐句,或用来模仿马蹄声的音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