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的传说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鼓,古老的民族礼器、重器、乐器,就是无数璀灿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古代文献中,有诸多关于鼓的传说。《黄帝内传》说:“帝伐蚩尤,元女为帝制鼓”;《通监外纪》说:“黄帝命岐伯作鼓。”《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天角,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为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撅以雷兽之鼓,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以威天下的事实便是战胜蚩尤。
蚩尤为炎帝后裔,在炎帝被黄帝大败之后,起而为炎帝复仇。要战胜他不易。黄帝在九天玄牛女的帮助下,制成夔牛皮鼓八十面,其威力之大,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但蚩尤也本领高强,变化多端,九次击鼓才使他停下来,不能飞走。黄帝杀之于青丘。
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制成夔牛皮鼓,取得天雷一样的效果,终于战胜蚩尤,成功统一中原。
源远流长 威震四方
鼓,源远流长的远古重器、神器、昭示着力量、稳定、刚毅与正义。矗立于天地间,它那朗朗正气,铿锵之声连绵不绝。
在诸多民族传说 中,鼓既具美好的寓意,更具神奇的威力。
水族认为:将鼓置于床下,可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壮族传说 ,鼓能降龙,降虎、斗犀,能帮助人克敌制胜,彝族更有习俗,认为鼓能驱除邪气,保佑人口平安,六畜兴旺。
贵州苗族传说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法力无边的法器,铜鼓一响,妖魔鬼怪都会被镇住。
更多民族将鼓分为雌雄两种,认为鼓是通人性的神器。
财权重器 彰显尊荣
《隋书地理志》说:“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由于战争和祭祀都由统治阶级的头人主持,鼓也就逐渐上升为礼器,成了占有者身份和地位的化身。鼓,不单是敲击和实用的东西,更多的是作为重器陈设,以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花纹之精,显示主的权势和富有。
晋时:“广州夷人,宝贵铜鼓”
唐代:“南蛮酋首之家皆有此鼓也”
宋代:“岭南豪家则有之”“有鼓者,极为豪强”
明代:“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见《明史•刘显传》)
鼓,作为珍贵物品,常被民族首领赏赐给有功者,并被作为贡品进献给中央王朝。统治者亦“必争重价求购,即百牛不惜”以提高自己的地位。相反,社会地位不高而经济上富有的人,即可购入鼓而提高社会地位。因此许多学者认为:鼓在古时不仅是权力的象征,而也成为财富的象征,正所谓“财权重器,彰显尊荣”。
寓意深远 历久常新
“金鼓迭起,铿锵铛磐”,历经历史沧桑演变的中国鼓在古代和现代的许多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蕴含新的魅力,具有广泛的用途。
1、“击之以为乐”;作为乐器演奏或伴奏歌舞,如“黄门鼓吹”
2、传递信息:报警、报时、通传等。
3、赛神祭祀:鼓被古人视为神器是受崇拜的器物。
4、用作重器:南方民族以鼓为重器,象征权势和财富,五岭地区最贵“铜鼓”。
5、指挥作战:“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主要用来协调统一作战。
梁红玉击鼓抗金
“撞金伐鼓,师出有名”。鼓以其巨大的威力被广泛用城古代军事中,即可鼓舞士气,又可显示声威,震慑敌人。《曹刿论战》曰“夫战,勇气也。一鼓做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孙子兵法“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将帅们十分重视鼓的作用,借鼓调度军队,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梁红玉击鼓抗金的故事数百年来一直传为佳话。
南宋建炎四年,南下进犯的金国太子兀术率军至镇江,约日大战。宋将韩世忠夫人梁红玉在中营大船上建鼓楼,置大鼓旌旗。当两军在水上厮杀正酣时,梁红玉亲自执缒击鼓。军中士卒见主将夫人亲自击鼓助威,勇气陡增,追杀金兵战船真是“风鸣环佩军中鼓,谷暗云霞战士旗”。结果, “金兵终不得渡”,不得不败退黄天荡。
一代名将梁红玉击鼓抗金,奏响了一首正义凯旋的民族赞歌,再现了鼓的神威。
创业之声 振人耳聩 鼓舞人心 彰显成功
一样的天,一样的地,今日中华大地正演绎着群英会萃、逐鹿中原的新局面。新时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展开。WTO入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急据发展,竞争可谓愈演愈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有志之士的您需要 高昂的斗志、鼓舞的士气,也需要“援袍而鼓忘其身”的先行者胸襟和开拓进取、勇猛精进的气魄、更离不开的执缒击鼓、运筹帷幄的智慧。惟有如此,您才能一马当先,决胜千里,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如金鼓般威镇四方,成为时代的赢家,成功的引领者。
湖湘子弟:自古只闻赢者笑,谁晓其中辛酸泪.不听败者谈失利.笑看曲折路几回.三湘骄子湘创盟,同心击鼓齐创业,但到秋收指点成.
- 上一篇:关于鼓的典故:黄帝杀夔以其皮制鼓
- 下一篇: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踩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