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踩鼓
时间:2023-12-28 访问量:197

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踩鼓

  说到鼓,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喜庆欢快的热闹场面。在过去,鼓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每逢重大节日和喜庆活动,鼓是必不可少的欢庆用品,鼓的声音是整个庆祝活动灵魂。在滨州市惠民县魏集镇,就有一个世代踩鼓的村子,因为本村以刘姓为主,又因会踩鼓的手艺,故取村名为踩鼓刘。在踩鼓刘村,有一位祖祖辈辈制鼓的老手工艺人刘洪亭,因为其高超的制鼓手艺而远近闻名,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这个“踩鼓刘”的名气。2011年1月5日,听说刘洪亭老人这天要踩制一面直径1.5米的大鼓,记者走进了刘洪亭的院子,探寻他高超的“踩鼓”技艺。
  
  全媒体记者 赵利军
  
  今年61岁的刘洪亭老人告诉记者,他祖辈都以制鼓为生,到他这辈,已经是第五代了。在过去的年代,每年一进入腊月,他们家就全家老少齐上阵,赶制春节的订单。像刘洪亭这样的家庭,制鼓不仅是一门手艺,还是他家庭主要的生活来源。“踩鼓”在刘洪亭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在这祖辈传下来的手艺里,有着他们与祖辈用言语无法表达的交流。
  
  制作 工艺复杂
  
  记者赶到刘洪亭家的时候,正看到他和老伴在屋里把已经做好的鼓腔滚到专门为“踩鼓”搭建的台子上。鼓腔放置好后,刘洪亭拿起早已褪好毛的上等牛皮熟练地铺在鼓腔上。他边干活边和记者介绍起“踩鼓”。他告诉记者,皮鼓踩制是一项非常繁琐的过程,制鼓的木料和工艺都非常讲究,鼓腔的木料大都采用槐木和桑木作原料,加工成鼓腔板后放在炉子里烤干。鼓面的皮子主要采用鲁北黄牛的新鲜生牛皮,泡在水里24小时后再将皮上的余肉和毛刮掉,剪裁成鼓面所需的大小。这样的牛皮不但没有膻腥味,而且韧性好,经久耐用。制鼓的工序同样复杂:从画鼓腔到拼接鼓身,从刨平鼓腔口到蒙鼓皮,从安好踩鼓架到正式踩鼓,每道工艺都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踩鼓这道工序是最重要的一环,人站在鼓面上要反复地用脚踩,使得鼓皮松弛,然后勒紧皮子接着踩,想踩好一张鼓皮,至少需要4~5次的踩制,直到鼓面绷紧为止,这样做出来的鼓音质清脆、洪亮,有金属的感觉。”刘洪亭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酒瓶,深深的喝了一大口,然后喷到铺好鼓皮上。见记者不是很理解,他解释到:“冬季气温低,喷上酒一是为防止浸泡过的牛皮上冻,二是因为踩鼓者长时间在室外踩制鼓皮,偶尔喝上一小口,起到舒筋活血的功效。”
  
  种类 品种繁多
  
  刘洪亭做的牛皮鼓种类很多,有书鼓、腰鼓、手鼓、秧歌鼓、堂鼓、抬鼓等,各种鼓都是用料讲究、技艺精湛,以其声铿锵、其质耐用而闻名,不同直径的鼓又具有不同的音质,小堂鼓音质清脆,大抬鼓音质浑厚,说书艺人用的鼓更是动听。而踩鼓刘村的鼓,除了姜昆的洋徒弟大山曾经来买过,早已经飘洋过海到了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在异国他乡敲响着振奋民族精神的中华之音。用他的话说:“我的鼓声已经享誉全世界了。”
  
  传承 后继有人
  
  踩鼓刘村的踩鼓盛行于明末清初,当时的踩鼓作坊达到了50-60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也随之改变,秧歌作为作为民间的一种娱乐形式也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加之踩鼓是一件苦差事,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却经济利润薄弱,所以也逐渐地被人们所丢抛。刘洪亭告诉记者,就今天制作的这面1.5米的大鼓,抛去原材料等各项费用开支,所得的收入很微薄。现在在踩鼓刘村,坚持制鼓的家庭作坊也只有刘洪亭、刘庆泽两家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都将逐渐老去,因为没有大的经济效益,村子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学习这门手艺,因此使得“踩鼓”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境地。不敢想象,当有一天,代表着喜庆象征的“鼓”失去了的时候,我们喜庆的节日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秧歌这项传统的喜庆方式也会因此失去光彩。据刘洪亭老人讲,早10年前他已经将“踩鼓”的手艺传给了儿子刘兆平,他的孙子也对踩鼓手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每当他“踩鼓”的时候,女婿刘兆军也会赶来帮忙,”踩鼓“这门手艺,在他的家庭来说,算是后继有人了。
  
  一起随行的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江卫民主任告诉记者,为使祖辈们留下的“绝活”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目前,国家也在积极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踩鼓刘”制鼓已列入滨州市非遗保护项目之一,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踩鼓”这一中华民间技艺中的奇葩,依旧会开出美丽、鲜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