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行鼓
时间:2023-12-28 访问量:1079

相州行鼓

  【相州行鼓】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的宝贵文化财富,是民族亲和力、凝聚力的载体。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艺术是祖国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枝绚丽的花朵。
  
  “相州行鼓”是我市民间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是民俗文化艺术中不可多得的奇葩。
  
  鼓乐,是古代作战时为鼓舞士气和指挥作战所打的鼓,打了胜仗也往往击鼓庆贺,而后为庆典、祝贺都以鼓乐形式烘托气氛制造声势。据《彰德府誌》记载,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为庆祝城皇庙(威灵公庙)落成,出动鼓乐祝贺距今1429年。
  
  宋代,坐落于安阳县境东部的吕村“福胜寺”修建竣工,佛像落成时,也曾用仿制的战鼓组成舞蹈举行“完工”仪式庆祝,距今1000多年。此后历代相传,逢年过节香烟庙会,群众即以鼓乐娱乐。遂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民间文艺活动。
  
  安阳县吕村的“战鼓舞”是由8人各持一副大小不同的铜钹,另有4—12人分为3组,各用宽布带系一面外径为47厘米,面径为39厘米,厚为12厘米的大鼓于腰前,再有1人持小铜锣领队指挥。表演者按节奏击打锣鼓,变换队形,作出各种舞姿。气氛热烈,场面威武雄壮。
  
  安阳市的“相州行鼓”是以静止和行进间演奏两种形式表现。庆典,庆祝、庙会等以静止演奏为主;迎宾、宣传、迎娶等以行进演奏为主。
  
  行进间演奏:前面两排有4枝大号,第三排为2副大扇,第四排为2面铜锣,大鼓居中指挥,两边有大八件和小八件:大八件:4枝大号,大扇,海螺,2面锣。小八件:小锣,糖锣,二锣,小手钗,银锣等配合。队伍紧随其后辅助。
  
  表演时,有一面大鼓面径54厘米,厚48厘米,由1人击鼓指挥,配乐有2面铜锣,2付大扇,4枝大号(长笛),2付手钗4付小手钗,1面糖锣,1面二锣,2个海螺,2个银锣及唢呐,笙,各持1件按套路节拍进行演奏。
  
  相传,每逢“城皇爷”生日时要击鼓庆祝,每逢大旱灾荒年就抬着“城皇爷像”求雨(抬到北关然后折回,以鼓乐为主,前面是乐队,后面是抬着猪、羊、等供品的求雨队伍,求解旱情。一直流传至解放前。安阳上年纪的老人都知道。
  
  “相州行鼓”一代代不断丰富完善,到了清朝后期基本至善至美。安阳市锣鼓面目独特刚柔相济,周边五县及其它省市,地区有所不同,演奏起来套路多,鼓点多,花样多,器乐全,有四大扇,大号,大八件,小八件唢呐和笙,由多种乐器组合而成。演奏时刚有千军万马之势,排山倒海之力,气势磅礴,柔如涓涓细流,节奏感很强,场面宏大,气势雄伟,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州行鼓”套路项目由《点将》《霸王合》《得胜四朝》《翻五花》《鬼推磨》《瞎子观灯》《东北大秧歌》等组成,鼓点有:《紧赞一》《紧赞二》《金鸡落架》《凤凰三点头》《别八锤》《慢赞变化》《翻五花,》《东北大秧歌》《妇好得胜鼓》《瞎子观灯》《邺城扑灯娥》《苏州皮》《斤斤歌》《快欠场》《念板头》《全尾声》。
  
  十几里路不间断不重点。唢呐,锣鼓,海螺,别具风味,其《翻五花》,是以数学为基准,进行搭配,25个数字不重复,返五次,具有很科学的程序,上下不重复。左右不重复,另外,如《斤斤歌》也是很科学的,同样以数学为基准进行。它是古代人以数学形式发明了《斤斤歌》,以快捷的方法演算,(一是六二五,二是一二五,三是一八七五,四是二五,……八是光五)而我们的鼓乐就是以科学的数学溶于鼓乐,优美动听,别具特色,这就是我们“相州行鼓”的独特性。
  
  我们“相州行鼓”地域性很强,他仅在安阳市《彰德府》内进行活动,每逢过年过节,香烟庙会,大型庆典和一些民俗纪念才出来活动。安阳有个民俗就是纪念城皇爷生日和安阳桥大会,农历十月初一,正月十六日,该节日参加。如一九五九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典我市民间大的活动和国家大的庆典我们都参加,与全市民众同欢乐共庆祝,以此活跃人民文化生活,以古老的民间鼓乐,庆典纪念达到寓教于乐,共同繁荣古都——安阳。
  
  现在我们“相州行鼓”频临失传,面临着抢救重任,我们不能让这种优美的鼓声消失在我们这一代手中,传承人有记载的清朝张国顺已故,清末王永昌已故,民国吴保恒已故,杨德清已故,张克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连有恒,赵保青,吴孝,赵宪廷,李昌林等,过去传授都是口头相传,传承的老艺人文化偏低,难进入理论范畴,现在能打这种鼓的有张克功,现年85岁,吴孝现年70岁,刘天生,现年72岁,赵宪廷72岁,连有恒,赵保清现年62岁,他们年龄偏高,健康状况又不太好。说句不好听话,这几位老年人一旦谢世,这种鼓艺就要失传了。所以我们紧急呼吁政府有关领导,赶快救救我们的“相州行鼓”吧,功德一事,利在千秋,让这一民间文化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