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12-11

“鼓王”祁秋连:传统制鼓业 后继乏人忧

  击鼓,擂鼓,是逢年过节、庙会或庆典等活动中最常见的传统节目之一。记者带您走近传统手工制鼓业及制鼓老艺人,一起关注和展望这一传统手工艺和艺人的现状与未来。      “鼓王”做鼓      在涵江横街,有位被当地人尊称为“鼓王”的老艺人叫祁秋连。今年52岁的祁秋连,出生在涵江一个做鼓世家,自他的爷爷那一代开始做鼓。他的父亲也把做鼓当做谋生的工艺干了一辈子。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刚念完初中的他又子承父业鼓捣起做鼓行当。至今已有24年了。      昨日,记者慕名走进横街,刚到街口,便听到巷尾传来“咚咚咚”的擂鼓声。循声走进祁秋连的作坊,祁秋连高兴地说:“但凡新鼓做成,我都要擂一阵子大鼓,几十年来一直如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祁氏做鼓作坊里,堆满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牛皮鼓,记者见到秋连正在用木工凿子用力地给一个已经成形的大鼓加木楔子。虽然已50多岁的人了,但他身板硬朗,手脚麻利,眉宇间流露出老艺人特有的专注气质。在谈及“鼓王”这一美名的来历时,祁秋连自豪地说,祁家制造的牛皮鼓是名不虚传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做到“三过”。即一是能过更。在晚上12时后露水打过后,鼓声依然洪亮清脆;二是能过山。这山打鼓那山响,鼓声能回荡山谷;三是能过坳。鼓声洪亮、高亢,能够越过山坳。      向记者介绍做鼓的工艺流程时,秋连说,制鼓包括选材、刨板、铆接、箍紧、蒙牛皮、钉竹钉、打底、上漆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他说,制鼓的材料十分讲究,鼓身要选用坚硬的桉木、苦楝木等,鼓面必须是本地老水牛的鲜牛皮,皮子的韧性、厚度要适中。鼓皮蒙好之后要绷鼓,不仅要求经验丰富,而且要求要有较好的体力……经过一道道缜密复杂的工序,做好的鼓敲起来声音才会浑厚、纯正。      至于做鼓这一民间传统工艺是否也面临后继乏人问题。祁秋连不无感慨地说,哪来的后继之人?他儿子在一单位上班,与鼓无缘,年轻人因为做鼓辛苦,而且收入也不高,所以没人愿意学。      “鼓头”说“鼓”      打了21年鼓,今年 41岁的郭雪征是涵江女子车鼓队的“鼓头”。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鼓王”祁秋连手工制作的牛皮鼓赞不绝口。      她告诉记者,21年来,她不知打过多少回鼓,打过多少种鼓。但是打来打去,觉得还是“鼓王”祁秋连手工制作的牛皮鼓堪称鼓中之王,不但音质好,而且很耐打,通常一面鼓能打十几年。而机械制作的鼓,不但音质差,而且不耐用,一般用了三五年就得“退役”。鼓王做的鼓,打起来真正叫八面威风,四方震撼。她不但自己在使用这种鼓,而且还向她的朋友推荐这种鼓。但由于人才太少,有时还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民间手工鼓王后继无人的尴尬现象?郭雪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鼓的市场销量毕竟有限,一般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单位拥有一、两名制鼓就可以了,同时一面鼓通常能用上好几年,致使销路有限。二是机械制鼓尽管质量欠佳,使用寿命不长,但由于手工制鼓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状态,在市场很难看到手工制作的鼓,因此客户们也只能随行就市了。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让民间做鼓这一传统工艺发扬光大?郭雪征表示:一是要借故助广告这条渠道,大张旗鼓地宣传传统制鼓的优点以便拓宽销路。二是要想方设法培养接班人。她觉得这么好的民间工艺要是真得失传了,那就太可惜了!      宋清佩是惠民县淄角镇踩鼓宋村的一名制鼓艺人。从年轻时他就与小他十余岁的弟弟宋清峰一起,跟着父亲、叔叔们制大鼓。“有几百年了吧,这手艺打祖辈就有,已说不清是多少代了。”宋清佩说。踩鼓宋村位于省城济南以北百余公里,全村仅有45户人家,由于大部分村民都会制鼓,而踩鼓是制鼓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所以村名就定为“踩鼓宋”。      踩鼓宋村离商河、济阳很近,这里是鼓子秧歌的发源地,对鼓的需求量自然很大。还有部队、省内外各地的民间文艺团体等,对鼓艺要求较高,很多都慕名前来定制。      如今,踩鼓宋的鼓匠们仍沿袭着古时制鼓的工艺及经营模式,家庭式的作坊分工明确。制鼓的用料十分讲究。每年春天家里都会派人到外地去购买上好的桑木,一次能买十几立方米,够用一年。鼓面必须是本地黄牛的鲜牛皮,皮子的韧性、厚度要适中,绝对不能有破损。使用前先将牛皮里的血泡出来,再将皮上残留的肉和毛刮干净,这样做好的鼓面就不会有味,不会腐烂,韧性也达到最佳。鼓腔要用坚硬的桑木,买来木头后,先将整块木头锯开晾晒,再将木头烘干才可以使用。皮子蒙到鼓腔上要反复地踩,目的是让皮子紧绷起来,保证鼓的音质……经过每道工序的精心制作,制好的鼓声音大而纯正。由于鲜牛皮不宜保存且客户大多集中在年底购买,所以大鼓只在每年冬季制作。      踩鼓宋村做的鼓种类很多,有手鼓、腰鼓、战鼓、大鼓等。相对来说,大鼓不仅对工艺、材料的要求更高,而且对人手要求也更高。宋清佩的父辈兄弟五人,有三人制鼓。他这一辈兄弟十余人,都是行家,与别的家庭比起来,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家曾做过一个直径2米的大鼓,仅生牛皮就值一头牛钱,还是好不容易才买到的。      “从理论上讲还可以做更大的鼓,可没有那么大的牛皮。水牛皮倒是有大的,可出来的声不行。”宋清佩说,“要是有更大的牛皮,做个3米的也成。”

13

2012-11

鼓声阵阵传四方 敲响老区致富曲

  永新县大力发展传统制鼓产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1200户农民从事制鼓行业,年产值6000多万元,每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      制鼓业是永新县的一项传统民间工艺产业,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为把这项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加快群众致富步伐,该县从厂房租用、用水、用电、信贷、原材料供应、产品税收等方面对制鼓专业户实行优惠倾斜政策,鼓励全县32个制鼓专业村的制鼓大户,采取合伙入股的方式创办制鼓厂。该县禾川镇芦塘村民利用祖传的制鼓技艺,纷纷外出制鼓“淘金”。据不完全统计,拥有358户农户859人的芦塘村,长年外出制鼓者多达200多人,每年可带来近150万元的收入。他们在各省市设网布点,并在制作传统鼓类的基础上,开始涉足洋鼓、山西威风鼓、陕北腰鼓、乐鼓等鼓类的制作,足迹遍及全国的大江南北,有的甚至跨越国门,到俄罗斯、朝鲜、越南等地发财。      永新县还专门开通了“永新红枫网站”,每隔三天编写一期供货信息简报,邮寄至制鼓企业和制鼓大户,及时为其发布供货信息,分析鼓产品销售行情,使该县传统的制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迄今为止,永新小鼓、腰鼓等鼓类销售网点遍布全国21个城市,出口10多个国家。(刘之沛罗文亮)

13

2012-11

藁城制鼓大王黄余良:将民间鼓艺传遍神州大地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燕赵大地更有闻名全国的常山战鼓、藁城金钹战鼓。听了这些铿锵有力的战鼓,让人们不禁对鼓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石家庄藁城市常安镇黄家庄村有一家鼓厂,制鼓的手艺可以追溯到百余年前的清代,这里生产的鼓销遍大江南北,近年来,更是作为迎接香港、澳门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用鼓名噪一时。日前,记者就走进河北名华乐器有限公司(下称“名华”),探究已经传承百余年的民间制鼓手艺。      走进名华,院子里放置着数十面制作好的鼓,工人们正在对这些鼓进行包装,包装好的鼓被装上院外早已等待多时的卡车,运往全国各地。在一个车间里记者看到,几名制鼓师傅正在上鼓皮。工人们将浸泡好的鼓皮蒙在鼓腔上绷紧,用一个个铜钉固定起来。      名华的创始人黄余良告诉记者,从清代开始,祖上就开始以修鼓、制鼓为业,制鼓的手艺更是传承了上百年,在十里八乡都赫赫有名。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人们对娱乐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大,1990年,自己就创办了鼓厂,而工厂里的制鼓师傅们的手艺也是自己一手教会的。      黄余良带记者参观了鼓厂的几个车间,记者有幸见到了制鼓的全过程。一面鼓的完成,首先需要解板,把椿木切割成弧形的木片进行烘干,然后再将木片拼接起来制作成鼓腔,之后要经过抛光、上腻子、上漆等工艺,一个初具雏形的鼓腔就制作好了。接下来就是鞔牛皮了,这也是制作一面好鼓最关键的地方。      把牛皮固定、拉好、绷紧后,一名工人就爬上鼓面开始了踩鼓皮。黄余良告诉记者,踩鼓皮是为了让鼓面绷得更紧,声音更洪亮。像这种一米多的鼓一个人踩就行了,而大点的鼓需要更多的人,2009年制作的一个3.4米的大鼓更是让一个制鼓师傅足足踩了一天!      一般的大鼓到这里就算完成了,而一些工艺鼓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描画。制作好的大鼓被送进专门的库房,由擅长水彩画的师傅一笔一笔描出图案。有栩栩如生的巨龙,有形态各异的八仙过海,更有意境悠然的荷塘月色。      由于制作的种类繁多、质量好,名华的鼓闻名全国。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订单纷沓而来,有的还被出口至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名华的鼓还多次被国家选为大型庆祝活动用鼓,从1990年亚运会开幕式用鼓,到香港、澳门回归用鼓,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击缶表演中缶皮面,名华的鼓在各大场合展现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风采。      虽然制作的鼓已经很出名了,但黄余良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创新,将传统的鼓与现代家居相融合,制作出了工艺鼓、装饰鼓等精美绝伦的新品种。而且,名华还打算进一步扩大规模,拓宽产品,将二胡、板胡、京胡等传统民乐器纳入生产。      黄余良的“野心”也很大:“我打算在未来的5年里让名华的鼓世界闻名,年产值上亿,制鼓的师傅能达到1500人,让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参与到制鼓手艺的传承中来,将民间乐器文化做成一个产业!”年过六旬的黄余良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13

2012-11

蔡福美传统制鼓

  福建漳州城内有家远近闻名的“蔡福美鼓铺”。据说,福建省各寺庙使用的鼓,八成以上都是这里制作的,在福建、广东、台湾及东南亚一带都享有很高的声誉。200多年过去,如今,“蔡福美传统制鼓”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一代传人蔡志强、蔡志雄兄弟成立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在新时代发出了新的鼓点。      薪火相传跨两岸      在漳州市区老街青年路屋檐下,长长的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其间有家古色古香的“蔡福美鼓铺”。铺店内不时传出的阵阵鼓声,应和着贴在店门上的春联和财神,给这家百年老店增添着喜气和吉祥。      鼓铺房陋,属竹竿型古老大厝。铺内两侧,摆放着大大小小规格不同、形状用途各异的鼓。掌门人蔡志强说起鼓铺的历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蔡福美鼓铺创业于清代乾隆年间,子孙相传已十多代。”      乾隆初年(公元1740年左右),蔡福美在漳州府龙溪县起家,自制自营各种皮鼓,并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商号。“蔡福美”印在每只皮鼓上,作为海内外各方顾客承认和区别。清光绪年间,为了拓展业务,蔡家子弟蔡心匏只身到台湾,另开一家鼓铺,按蔡家祖传的工艺生产和经营,并挂上蔡福美商号。后来,蔡心匏在台湾成家立业,但他不忘祖训,将制鼓技术传给后代。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蔡福美鼓铺(正福美行)逐渐消失,最终与祖国大陆福建漳州蔡福美鼓铺失去联系。      两年前在整理“申遗”文本时,漳州市文化部门得到一份来自台北师范学院音乐研究所的论文《台湾的鼓类乐器研究》。论文作者 陈怡君的研究结论是:台湾制鼓业拥有两大传承脉络,其中之一是以蔡心匏为首的漳州派系统。根据陈怡君的调查,蔡家制鼓工艺在台湾由如今颇具名气的“响仁和钟鼓厂”传承。“响仁和”的创办人王阿涂30岁时,在台北县遇见老师傅蔡心匏。由于他精通音律与伴奏的音乐质感,又天性聪颖,很快学会了制鼓方法,还进行改良,产量因此提高许多。王阿涂已去世20多年,但他制作的产品仍被广泛地使用。      专家说,“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跨越两岸的曲折传承经历,是研究闽台文化传承变迁的活标本,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多元文化交融的活见证。      解放后,漳州蔡福美鼓铺也经历了和许多老字号相同的命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蔡福美鼓铺参加了漳州乐器社,仍使用蔡福美商标。1980年,改革开放后,已是古稀之年的蔡福美鼓铺第十一代掌门人蔡龙潭为重振祖业,带着自己的儿子蔡文通、孙子蔡志强、蔡志雄,在青年路自家房子里,重新挂起蔡福美招牌,做起鼓来。他们为自己的鼓铺注册了“蔡福美”商标,保护和弘扬祖业。2003年,蔡文通的两个儿子在漳州石亭开发区买了一块10多亩的土地,建了厂房,成立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大儿子蔡志强主管销售,小儿子蔡志雄主管生产。他们引进机器设备,雇佣80多名工人,从事皮鼓加工制作。为了保证鼓的质量,他们沿用传统的技术,还将一些制鼓工序分别教给工人。      传奇的制鼓技艺      蔡氏制鼓工艺极为独特,祖上留下来做鼓的工序有几十道,一些做鼓工序需要非常熟练高超的技巧。迄今为止,“蔡福美”皮鼓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作,每一关都严格按照祖上规定,精心制作。      鼓身以百年松木、杉木为首选材料。按照所需的鼓面直径大小取材,尺身小的鼓,往往可以用原木直接凿成鼓桶,共鸣效果很好。如果是鼓面较大的鼓桶,则先将木片加工成为内圆斜小、外宽较大的弯木,然后用剩余的碎牛皮熬成水牛胶,用以完成鼓身的粘贴,再由几个制鼓师傅合力扎成圆桶。这种扎桶的方法,是自古便传下来的,不用一根钉子,就可以扎成密不通风没有缝隙的鼓桶了。      旧时制鼓身以自然风干为主。现在为了防止鼓桶的木材被虫蛀或腐蚀,扎好的鼓身必须先送进熏烟室熏一个星期,这也可以将木材的水份蒸干,防止鼓身断裂。鼓身熏烤完之后,必须用圆规画出正确的圆弧度,并用电动刨刀将多余的鼓身刨除。当然电动刨刀只能做初步的削平动作,比较细腻的修圆工作还是要靠制鼓师傅用小刨刀一刀一刀地修圆。      在鼓膜的制作上,蔡福美鼓铺的师傅们经长期研制对比,确认唯有南方水牛皮特有的韧性最适合。虽说这样投入成本高,却有别于其他鼓铺。制皮师傅将收购回来的牛皮摊在地上,依着所需鼓皮的尺寸大小剪裁。剪裁好了之后,则要将牛皮浸在滚烫的热水中浸泡,再捞出来放入冷水中,便于剔除牛毛。通常,冬天摊在地上晾晒,夏天则披在墙上使其自然晾干。      一个鼓的好坏,通常在处理牛皮时就已经决定了。生牛皮内面有一层厚厚的脂肪,要进行削脂。牛皮要削得均匀,而且厚度要在1公分左右,中间薄而四周厚,音色才会准确。制鼓师傅削牛皮的手法看似很熟练,好像很简单,这可要累积几十年的功夫,如果是新手削得厚薄不一,鼓皮很容易破掉,用不了多久的。牛皮削好得趁湿在鼓边上用铁制的副眼打洞,以便串上麻绳,在鼓桶上绞紧,待完全晒干透之后,鼓膜才算完成。      蒙鼓也叫绷鼓、套皮。蒙鼓是制鼓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因为要绷得好,鼓才能打得响亮耐用。制鼓师傅将晒干的鼓皮用钉锤将原来的洞眼变大,以便串上麻绳、短棍。将鼓膜绷紧的同时,制鼓师傅不时用鼓槌槌打鼓面,或者用水使牛皮软化,使干硬的鼓膜变松弛、变柔韧,同时也绷得更密实。有时一些较大的鼓,还要制鼓师傅爬到鼓面上跳鼓,制鼓师傅跳着一定的步伐与节奏,用脚的力道及全身的力量,使鼓面更柔韧。      一面鼓通常有上下两面鼓膜,当上层鼓膜绷好、调音完毕之后,制鼓师傅用铁钉将鼓膜固定在鼓身上,然后将多余的鼓膜和麻绳割除。并检查鼓身是否完全平滑,鼓身在绷鼓时是否失去其准度。然后,制鼓师傅将鼓身的铁环装好,再绷下层鼓膜。      绷鼓完毕之后,要在鼓面拓上“蔡福美”的厂号,有时应客户个别的需求,在鼓身上不同颜色的漆,上漆时还要做补土的工作,这样上完漆之后,鼓身才会又滑又亮,最后装上铜钉装饰,鼓的制作就算完成了。生产出的大鼓出厂时还要有专人到鼓面上用脚踩磨,这样能尽量拉开牛皮,客户购买并使用一段时间后,仍能保持音色不变,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      90年后的声音      如今“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由“蔡福美”现任的第十三代传人蔡志强掌门。蔡志强不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时还是个眼界开阔、目标远大,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的企业家。      传子传媳不传女,这是蔡氏祖上定的规矩。到了1995年,这一规矩才被打破。蔡志强创办加禾鼓店,开始聘请工人,扩大生产规模,在制作中适当运用电动工具,同时加强管理,使质量更为稳定。当年为了请工人这件事,蔡志强跟爷爷吵了好几回。目前主要的技术工人多是蔡家的亲戚,一共30多道工序,每个人只学其中的一两种,只有蔡志强和他的母亲掌握制鼓的全套技艺。“但是,我现在已经打破了传统观念,只要碰到真正有志向、有恒心的人,即便不是亲戚也可以传授,关键是要把这一宝贵技艺传承下去。”      与时代同步,注重创新与发展,是蔡福美制鼓历经200多年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近年来,“蔡福美”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可以制作60多种规格的皮鼓,如庙鼓、狮鼓、龙船鼓、剧鼓、腰鼓、红鼓、小潮鼓等,从直径2.8米的巨鼓到3厘米的“迷你”鼓均有生产。这些皮鼓除了鼓面大小不同外,声音也有高低之别。目前公司每年大约生产2万只鼓,其中主要销往日本、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年创汇达数百万美元。      蔡志强制鼓坚持“好的技艺还要有好的心态”,光是晾干鼓身用的木材防蛀至少就要花一周时间,每一张鼓皮用脚踩踏弄软鼓皮也要6小时。他说,做鼓要追求“90年后声音不变”。      蔡志强对未来充满了理想与抱负。他正着手一个新的构想——打造“海峡两岸传统制鼓博物馆”。由于常常有人来参观,他希望能够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做更详细的介绍,让下一代能吸取中国传统制鼓文化的精髓,也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制鼓的技艺。      当记者问及,蔡福美制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市场前景时,蔡志强认为,国内精品鼓的潜在市场很大,但目前这块市场不可能很快扩展,因为许多人在乎价格而不在乎鼓的质量,只要能用就行。“蔡福美”在漳州很出名,但不少漳州人却买那些便宜的普通鼓。在国内,主要是剧团、寺庙等订制传统用鼓。相形之下,日本人重视传统,对工艺的要求极为苛刻。日本的鼓除了本土生产的外,其余全部由蔡福美公司提供,占市场的70%到80%。      如今,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每年都有几千只皮鼓远销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但是,由于鼓的生命周期较长,一般一只鼓可用上三四年,尽管蔡福美生产的鼓销售范围广,知名度高,销售量并不是特别大。如今的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除了生产皮鼓以外,还兼营家具加工,以此努力将祖辈创立的老字号延续下去。      (文稿来源:《中华手工》

12

2012-11

广东五华民间制鼓艺人

  “世界客都”广东梅州,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客家风情令人向往。除此之外,梅州还有许多迷人之处,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就是其中之一。记者日前走进梅州五华县河东镇高榕村,探访了88岁的民间制鼓艺人、被当地人尊称为“鼓王”的周妙锡。   “咚咚咚”,刚进入五华县河东镇高榕村村口,便传来一阵洪亮的鼓声。来到周妙锡的制鼓作坊,只见老人正在试敲刚制好的一面大鼓,据周妙锡的儿子周展发介绍,这是周妙锡制作的第2万只鼓。据了解,周家是目前梅州唯一卖鼓人家,而周妙锡是目前国内为数极少的从上世纪初一直坚持制鼓到现在的老人。从18岁开始至目前,周妙锡老人已坚持制鼓70年,现在仍保持着每年100到200只的制鼓数量。   年近9旬的周妙锡五世同堂,家族有100多人,衣食无忧,但他仍没有停下制鼓的打算。“一天听不到鼓声,我心里就不舒服。”周妙锡说。据周妙锡妻子陈兰英介绍,周妙锡每天早上7点起床,除吃饭和午休,整天都待在作坊里,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尽管年事已高,但周妙锡手脚仍十分灵活,从制作鼓框、蒙上鼓面到为鼓框染色、做装饰,一整套工作都是他一人独立完成。   据了解,周妙锡1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制鼓,由于他心灵手巧,并虚心好学,不到一年时间就娴熟地掌握了不同鼓的制作要领,验鼓的各种方法等。几年后,他成了闻名广东一带的制鼓艺人,他制作的鼓美观大方,手工精细,既耐用音质又好,畅销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并远销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现在,不少从国外回来探亲的华侨,仍会慕名前来购买我父亲制作的鼓。”周展发说。   据周妙锡老人介绍,制鼓包括选材、刨板、铆接、箍紧、蒙牛皮、钉竹钉、打底、上漆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制鼓的材料十分讲究,鼓身要选用坚硬的桉木、苦楝木等,每年春天,周家就会派人到各地购买质量上乘的苦楝木回来,解成板后先晾晒、再烘干。鼓面必须是本地老水牛的鲜牛皮,皮子的韧性、厚度要适中,并要经过严格的除臭处理,否则制作好的鼓会有异味。鼓皮蒙好之后要用大木锤反复地锤,目的是让皮子绷紧,保证鼓的音质。经过一道道缜密复杂的工序,做好的鼓敲起来声音浑厚、纯正,堪称一绝。   为了使这项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周妙锡把制鼓的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孙子。“周家的传统制鼓已传承了100多年,我希望能把它发扬光大。”周展发说。  

12

2012-11

八闽千姿:“制鼓第一村”百年手艺面临失传

  “世界客都”广东梅州,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客家风情令人向往。除此之外,梅州还有许多迷人之处,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就是其中之一。记者日前走进梅州五华县河东镇高榕村,探访了88岁的民间制鼓艺人、被当地人尊称为“鼓王”的周妙锡。      “咚咚咚”,刚进入五华县河东镇高榕村村口,便传来一阵洪亮的鼓声。来到周妙锡的制鼓作坊,只见老人正在试敲刚制好的一面大鼓,据周妙锡的儿子周展发介绍,这是周妙锡制作的第2万只鼓。据了解,周家是目前梅州唯一卖鼓人家,而周妙锡是目前国内为数极少的从上世纪初一直坚持制鼓到现在的老人。从18岁开始至目前,周妙锡老人已坚持制鼓70年,现在仍保持着每年100到200只的制鼓数量。      年近9旬的周妙锡五世同堂,家族有100多人,衣食无忧,但他仍没有停下制鼓的打算。“一天听不到鼓声,我心里就不舒服。”周妙锡说。据周妙锡妻子陈兰英介绍,周妙锡每天早上7点起床,除吃饭和午休,整天都待在作坊里,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尽管年事已高,但周妙锡手脚仍十分灵活,从制作鼓框、蒙上鼓面到为鼓框染色、做装饰,一整套工作都是他一人独立完成。      据了解,周妙锡1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制鼓,由于他心灵手巧,并虚心好学,不到一年时间就娴熟地掌握了不同鼓的制作要领,验鼓的各种方法等。几年后,他成了闻名广东一带的制鼓艺人,他制作的鼓美观大方,手工精细,既耐用音质又好,畅销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并远销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现在,不少从国外回来探亲的华侨,仍会慕名前来购买我父亲制作的鼓。”周展发说。      据周妙锡老人介绍,制鼓包括选材、刨板、铆接、箍紧、蒙牛皮、钉竹钉、打底、上漆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制鼓的材料十分讲究,鼓身要选用坚硬的桉木、苦楝木等,每年春天,周家就会派人到各地购买质量上乘的苦楝木回来,解成板后先晾晒、再烘干。鼓面必须是本地老水牛的鲜牛皮,皮子的韧性、厚度要适中,并要经过严格的除臭处理,否则制作好的鼓会有异味。鼓皮蒙好之后要用大木锤反复地锤,目的是让皮子绷紧,保证鼓的音质。经过一道道缜密复杂的工序,做好的鼓敲起来声音浑厚、纯正,堪称一绝。      为了使这项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周妙锡把制鼓的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孙子。“周家的传统制鼓已传承了100多年,我希望能把它发扬光大。”周展发说。

12 共16条 2页,到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