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村的传奇
时间:2012-11-13 访问量:685

  距襄汾县城12公里,有个435户2000口人叫北许的村子,多少年来依靠铜乐铿锵、鼓声激昂的劲头,使得自己村子的名声远扬海内外,成为“天下锣鼓第一村”。
  
  铜鼓产业源远流长
  
  据考证,北许原名“八家庄”,村里铜乐器制造源于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襄陵县志》载:北许“世以造响铜乐器为业,庄人多明七音者”。
  
  东汉末年,在“击鼓前进,鸣金收兵”的氛围里,鼓和金(铜锣)就理所当然地活跃着。相传公元210年,安徽籍程姓鼍具匠以制作铜鼍为业来此定居,程氏在某日改镟为锣,改锅盖为钹和铙,青铜铸造乐器,工艺精湛、音色纯正,经他之手制作的铜乐器成为当时抢手货。曹操得知后,为独霸程氏乐器,竟然在八家庄建起堡寨和寺院,派许褚驻守,监制铜器,同时操练新兵。许褚死后,“八家庄”更名为“许村”,以示纪念。
  
  唐末,制作铜乐的原料由青铜改为响铜,据村里老人说,响铜的配置需要铜、锡、银、铁、锌等元素按照一定比例配在一起,但是这比例成为长期以来困扰他们的难题。千百年来,北许村制造铜乐器用的响铜,一直靠从汉口一家响铜配置厂进货,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经过研究人员多次实验,才找到响铜配制方法。目前,这个村每年生产响铜近100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北许村鼓制作独具特色,深受外界青睐。花腔鼓、转身鼓、跑鼓车、腰鼓、花鼓、威风锣鼓的诞生、发展、繁荣、传承,使这项充满魅力的民间文化历久弥香。北许村民自己设计、制作的特色鼓名扬国内,出口海外。规格有20多种,其中存于临汾尧庙的“天下第一鼓”直径达2.5米,获得吉尼斯证书。
  
  锣鼓教练形成产业
  
  北许村很早就有自己的锣鼓队,村里随便拉出个人,十有八九都能敲出谱来。村委主任张炎东笑着说:“我们锣鼓队的任何一个,在外村都是教练级别的”,说话时他掩饰不住的骄傲流露出来。事实也是如此,北许村大型威风锣鼓队,经常走出临汾,走出娘子关,威震中原,声闻海外,如今的锣鼓教练也成了北许村一个特有的产业。
  
  北许村锣鼓教练大概有70个左右,村里敲得好的人名声在外,许多人慕名前来请教,慢慢就发展成一种独特的产业。据锣鼓协会会长徐丁喜介绍,锣鼓教练每年最少出去两三次,多则四五次,一般收费按天计算,一天1000元左右,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完成训练。训练内容包括锣鼓谱、队形、动作等,直到能够进行完整的演出。
  
  现在锣鼓教练全国各地业务不断,新疆、湖南、湖北、北京等地都纷纷聘请。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如今该村共有10家较大锣鼓厂家,而没形成规模的散户很多,几乎家家都能制作。一年全村锣鼓产业纯收益200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全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村民在经营各种规格大小、独具特色鼓的同时,还有配套锣鼓服装,秧歌服装等三大系列百余种产品。因此,村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
  
  艰辛传承理性面对
  
  22岁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锣鼓制作、现年85岁的梁天元老人,脸上刻满了多年来熔炉前沐浴的风霜,他一提到锣鼓就兴奋,让大家着实感觉到他不能割舍的锣鼓情结。
  
  对于锣鼓传承,老人娓娓道来:锣鼓制作传承有两种,一种是家族式,即父传子,子传孙,绝不外传的方式。
  
  第二种是师徒式,老人当时师从小有名气的制锣艺人张登科。徒弟从烧炉打器做起,在炎热炉旁成天抡大锤,反复敲打。最后工序由师傅把关,关键技术秘而不传。徒弟只能偷偷琢磨,日积月累掌握技术要领。
  
  这种封闭传承方式导致许多技艺失传。老人说,曾经有一种叫做“过山鸟”的铃铛,山这头摇着,山那头就能听到,声音清脆,非常好听,现在已经没人会打了。开道锣、广锣等技艺也已经失传,在老人与制锣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脸上,难掩一种深沉的悲伤……
  
  提起北许的未来,村民们很有信心也很理智,他们对现有技艺进行保护,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用心地琢磨和搜集资料,并不遗余力地寻找失传技艺。据制鼓厂经理介绍,这里孩子从小就生活在锣鼓世界里,骨子里就对锣鼓有着浓厚兴趣,他家小孙子一听到锣鼓声就要敲几下,锣鼓产业以后还要靠他们传承啊。他们憋着一股劲儿,要继续做大做强祖宗传下的锣鼓产业,让北许锣鼓敲响世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